面对国内碳交易、欧洲碳关税的压力,安装分布式光伏成为企业的新刚需。
今年1~7月,国内工商业分布式光伏新增超过13GW,是去年同期的四倍,或许就是一个市场需求的真实反馈!
一、国内碳价大涨,成交额倍增!
2021年7月,中国碳交易市场正式开启,如今运行一年多,各项规则、制度逐渐完善,交易已经逐步步入正轨!
2022年8月23日,国内七大排放权交易所,一标吨二氧化碳的均价在42~92元;全国碳排放交易中心的日平均价格也高达58.8元/吨,日成交额为70.6万元,累计成交额高达84.4亿元!
而在一年前,2021年8月21日,七大排放权交易所一标吨二氧化碳的均价在5~42元;全国碳排放交易中心的日平均价格为50.2元/吨,日成交额仅为15.1万元,累计成交额仅为3.9亿元!
二、电力等12行业成为碳排放重点监控行业
就在不久前,国家发改委等三部委下发《关于加快建立统一规范的碳排放统计核算体系实施方案》,将电力、钢铁、电解铝、水泥、石灰、平板玻璃、炼油、乙烯、合成氨、电石、甲醇及现代煤化工等行业和产品作为重点行业,
1)优先建立碳排放核算方法;
2)重点建设能耗统计监测和计量体系;
3)建立排放因子库;
上述措施,为后期的电力行业碳交易、CCER的销售铺平道路!
这也意味着,光伏项目将获得上网电价之外的额外收益!
如果按照58元/吨,2021年度电网排放因子0.5810 tCO2/MWh考虑,每度电约可以获得3.4分收益!
详见《碳排放核算体系建立!预期CCER交易将启动,收益约3.4分/度!》
三、欧盟碳关税正式实施,出口企业压力大!
欧盟时间6月22日,欧洲议会以450 票赞成、115票反对和 55票弃权通过了关于建立碳边界调整机制(CBAM)草案的修正案。
欧盟已对碳关税提出具体的立法提案,提案预计于2023年开始实施。目前碳关税所涵盖的行业范围初步定在:水泥、铁和钢、铝、化肥和电五大行业,未来,该范围将逐步包含所有进口商品。
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(CBAM)草案
欧盟碳关税,是针对欧盟以外进口的高碳排放产品,征收额外的二氧化碳排放税。
碳关税政策这将对温室气体排放量高的企业带来重大挑战。以钢材行业为例,中国钢材企业因为碳排放较高,出口欧盟需要缴纳高额的碳关税,相较于其他国家碳效率更高的钢材企业而言,中国出口钢材的成本优势将会缩小。
从碳减排政策国际实践看,碳交易与碳税两者互为补充而非替代关系。截至2020年,已有荷兰、日本、瑞典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征碳税。如加拿大采取了碳交易和碳税复合政策,针对大型排放企业采取碳市场机制,对排放分散或小微企业则采取征收碳税的方式,同时在两者中采用固定统一的碳价对企业进行管控。
“碳税”和“碳市场”两项政策具有优秀的互补性。
碳税的减排激励性较弱,减排量不稳定,而碳交易有较强的激励性,还能衍生出碳金融等业务,且减排量确定;碳交易的机制不健全,体系运转成本高,对未来变化适应性差,相反的,碳税则制度规范性强,实施成本低,灵活性、适应性强。
表:碳交易(ETS)与碳税的特点归纳
四、布局分布式光伏,规避碳税正当时!
当看到天空乌云密布时,我们出门最好带着伞。同理,当我们已经看到碳税的苗头,企业也要提早做好准备,有备,才能无患!
企业需要做出的应对就是不断推进低碳减排,而光伏资源将成为企业“规避碳税”新刚需!
分布式光伏对企业的4大价值创造
降低企业用能成本,放宽企业用能限制。
闲置的大面积屋顶是企业的第二道绿色生产线。如果在这些屋顶上都被第三方投资,安装上光伏电站,企业不必出任何费用,即可享受15%左右的用能降本。使用分布式光伏电力的企业,政府会额外供给电网电力,用能限制将被放宽一倍!
节省峰值电费,余电上网销售。
对于高耗能的生产性企业,安装光伏电站可以节省很多的电费支出,甚至还能盈利。对于分厘必争的生产性企业来说,光伏发电的收益率相比很多传统生产企业高,例如广东地区企业用电价一般在0.8元/度,企业自发自用一度电就节省了0.8元,用不完的余电可以0.45元/度转卖给电网。这样光伏发电不仅解决了企业自身的用电问题,额外的发电量还可以为企业创造新的经济利益。
促进节能减排,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。
每个地方政府都会给生产性企业下达节能减排指标,部分高耗能企业无法完成,要接受高额的罚款。安装光伏电站可以在没有地域限制的基础上,既完成节能减排目标,同时也树立了良好的品牌形象。此外,光伏可以注册CCER、绿证出售,将绿色权益变现,扩大企业收益!
隔热防寒,增加环境舒适性。
很多的生产性企业都是彩钢瓦屋顶,到了炎夏就需要高额的降温成本。光伏板具有隔热的功能,在屋顶上铺上光伏组件后,可以有效地降低楼下厂房的温度,同时也保障厂房内工人工作的舒适性,生产设备的平稳运行,间接降低了企业的降温成本。